農曆七月普度是台灣重要的民俗節慶,農曆七月初一好兄弟們紛紛來到陽間,享受大家敬獻的供品。台灣人的人情味,不只對人也對著過往的先人與好兄弟們。西螺福興宮依照古例在農曆六月最後一天,舉行封鐘鼓的儀式,就是希望不要打擾到好兄弟,讓祂們可以安心的享用普度。
廟裡的鐘鼓,祭神的禮器,或是透過暮鼓晨鐘作為報時之用。廟裡神尊或祭典鐘鼓齊鳴,作為警示象徵,代表神明的威儀,守護在廟內外的無形神將神兵們,聽由鐘鼓聲作為警戒護衛。也因秉持太平媽慈悲的精神,為避免七月鳴鐘擊鼓驚擾或驚嚇到好兄弟們,遂封鐘鼓讓好兄弟們安心的享受普度的時光。

▲雲林西螺福興宮秉持太平媽慈悲為懷的精神,依照古例在農曆六月最後一天,舉行封鐘鼓的儀式,讓祂們可以安心的享用普度放暑假。/記者 丁沛盈攝影
西螺福興宮在農曆六月廿九日國曆8月7日進行封鐘鼓的儀式,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西螺福興宮提供線上贊普與普度超渡的服務,得到許多信眾的支持。參加贊普的信眾,我們現場會有工作人員協助擺設供品、點香與焚化財帛,普品也邀請大家一起捐助做公益。
另外超度拔薦有:祖先、冤親債主、動物靈、嬰靈等對象,設置專屬牌位、功德牒文與財帛資糧包等,讓信眾們能夠透過七月普度儀式,可以對思念與追憶的親屬、寵物們,表達對一絲的還念,邀請全台信善一起參與為自身積福德祈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