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3線公路以西是嚴重地層下陷區,很多土地早已鹽化無法種植,在30-40年前就已經轉變成魚塭,也早已失去原有灌排功能,成為「失能」的農水路。立法委員蘇治芬今(9/2)邀請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一同與鄉親報告,要將這些合早已不存在或已廢棄不用的圳路辦理廢止,達到綠能、養殖、生態及農田水利四贏的目標。

▲立委蘇治芬(左三)日前邀集農水署以及相關單位到雲林台西進行會勘,並且完成區域內水路清查,為此,今(2)日舉辦說明會,除讓在地養殖業者更了解未來的相關程序,也期待漁電計畫的開發可以更順暢。/記者 丁沛盈攝影
蔡昇甫署長指出,農委會漁業署及經濟部能源局於雲林縣台西鄉推動漁電共約679公頃,其中有312公頃分佈在台西崙中段、崙西段土地,這些土地現況大多都做養殖用,圳路早已廢棄或不存在。經由農水署主動清查、盤點,共計477筆、面積40.4838公頃,已檢討設施功能,再來辦理廢止程序,約明年(2022)三月就可以完成廢止工作了,未來可辦理處分(出租或出售)給當地農、漁民做為養殖區的土地共計300筆、面積23.1737公頃。解決漁民30-40年來未能處理的土地問題,而且台西也是全國的創舉,未來其他地區也會循此辦理!
蘇治芬表示,她在今年7/8邀請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到台西的魚塭現勘,站在有才寮大排南邊的一大片魚塭地上,台西在地的丁先生攤開地圖,密密麻麻的水利用地把魚塭切得一塊一塊,東西向的圳路還有在使用,但是現場根本看不出南北向水路的全貌,因為沒有功能的水路,幾乎已經消失。為了讓漁民能更有效地做漁電共生,提升漁電的覆蓋面積,我也很感謝農水署在三周內就完成這區的土地清查,不到兩個月就跟鄉親報告廢止的程序和期程,是「正港顧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