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遇旱歉收 農民轉製紅茶補損失

2021.10.06 記者 陳建樺 報導
字級設定:

烏龍茶因為製程和成本的關係,每一次茶農在交,就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有辦法做,不過今年春茶因受到乾影響,生長不齊產量不穩,所以就有茶農就將這些不到量的茶葉,轉製成紅茶,不讓這些茶葉浪費,口味上也有不同的變化。

今年春茶因受乾旱影響,大部分都師都失收,沒水,也讓茶葉生長不當齊,造成茶農沒量給茶廠做茶,所以古坑鄉就有一位茶農黃東山,把這些原本是要做烏龍的茶葉,轉製作成紅茶,減少損失。

▲農民將不到量的烏龍茶葉轉製成紅茶,避免茶葉浪費,口味上也有不同的變化/記者 陳建樺 攝

一般來說烏龍茶在市面上銷路好,所以茶農都較愛種烏龍,但是因為製程和成本的關係,每一次茶農在交,就要達到一定的量才有辦法做,這次因為狀況特殊,黃東山就想說來試作紅茶看看,沒想到口味還不錯。

原本黃東山種的茶種,較適合做成烏龍茶,不過這次試做紅茶,在口味上結合了原本烏龍的清香,也多了紅茶的順口,可以說是真成功。

種茶可以說是太濕也不行,太乾也不適合,完全是要看天吃飯,面對農損,其實只要換一個方向,這些東西也都可以再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