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以檳榔作為地方重要經濟來源的桂林村,現在置村里還留有許多早期所種的檳榔樹,而這次雲林科技大學的淺山農村USR團隊,就以此為發想,將檳榔裡面的籽,加工變成檳榔炭,可以用來泡茶,同時兼顧安全性,最重要的是,改善到山區檳榔廢棄物的問題。
在山間享用一杯剛泡好的熱茶,可說是人生一大享受,不過這杯茶可不是用一般瓦斯所泡出來的茶,而是用桂林村內的農業廢棄物,檳榔所加工製作出來的,檳榔炭去泡的,喝起來口感香醇,茶溫也剛剛好。
早期以檳榔作為地方重要經濟來源的桂林村,現在在村里還留有許多以前所種的檳榔樹,而這次雲林科技大學的淺山農村USR團隊,就以此為發想,並和地方討論,開始著手檳榔炭的製作,將廢物再利用。

▲桂林社區和雲林科技大學淺山農村USR團隊配合,以改善地方農業廢棄物為發想,研發特殊的檳榔炭/記者陳建樺攝
其實在國內外,已經有許用炭火來泡茶的案例,所以這次雲林科技大學這邊,除了有提供檳榔炭的生產和製作等相關技術支援,在安全性的方面,一樣有做了許多研究,解除檳榔炭使否能在室內使用的疑慮。

▲根據雲科大團隊檢測,發現檳榔炭的煙霧少,安全性高,可以在室內空間作使用/記者陳建樺攝
未來如果計畫進行了順利,社區這邊就會開始做量產,讓一些年紀大的長輩有工可做,更為地方創造收益,同時也能改善長久以來檳榔廢棄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