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市公所在民國104年推動樹葬,並在九老爺生命園區設置了2.5公頃的樹葬園區,以五個同心圓來做設計,代表著生命輪迴的圓滿,樹葬除了講究環保,更是有著減少環境空間使用、生態復育等功能,而從104年剛推動開始雖然只有10人,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民眾能夠接受這種葬禮方式,累積到至今已經有571位的民眾。

▲斗六市九老爺生命園區樹葬區面積有2.5公頃,園區有種植無憂樹、羅漢松、龍柏、等豐富樹木/ 記者 江儀 攝
在斗六市九老爺生命園區有一片2.5公頃的樹葬區,裡面種植著羅漢松、龍柏、無憂樹等豐富樹木,而樹葬區也以五個同心圓來作為設計,代表著生命輪迴的圓滿。
樹葬的方式除了講究環保,更是可以來減少環境空間使用,同時也可以來復育生態,透過將骨灰和泥土來共同結合,讓過世的人可以來歸自然。
斗六市公所從104年開始推動樹葬,雖然第一年開始只有10人,不過隨著公所的推廣,加上已經有越來越多人認同這樣的葬禮方式,一直到今年11月底,在樹葬區的累積人數是達到了571人。

▲隨斗六市公所歷年推廣,選擇樹葬人數也越來越多/ 記者 江儀 攝
以一顆一顆的樹木來代替墓碑,不但更加環保,也讓生命可以繼續延續,斗六市公所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來選擇樹葬的方式,來做為生命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