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綠道」沿著百年嘉南大圳而生,全線88公里,南起烏山頭水庫,北至濁水溪,橫跨雲林縣、嘉義縣及臺南市,這條88公里水圳道旁也闢有全國最長的自行車專用道,結合農業景觀與農田水利文物風情,以及在地民眾生活、通勤及休憩之需求,賦予百年水圳新價值。透過沿途農村地景並遍植臺灣原生樹種的生態綠道騎乘,將成為當地農村、農民生活的足跡及國人遊憩運動的一部分,雲林參與的場地包含虎尾、土庫及莿桐,因雲林段常有強風,故擇定枝葉濃密、樹形優雅、耐風抗鹽的瓊崖海棠為主要樹種以及葉色隨季節變化的楓香為次要樹種。這些作為都是具體呈現水圳綠廊道賦予生產、生活、生態共構的永續發展。

▲今(12)日由總統蔡英文偕各級行政首長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分別在雲林縣、嘉義縣以及台南仲夏一萬株的樹栽,正式來啟用水圳綠道。/記者丁沛盈攝影
水圳綠道主體工程原規劃2年才能完成,109年10月後,原來的農田水利會升格為公務機關,行政效率大幅提升,109年12月啟動計畫後,透過農田水利署全體同仁動員,採「分段同步施工方式」,於110年6月開工,11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工程時程縮短為半年。主體工程完工後,即開始進行沿線植生,今(111)年3月12日預定種植喬木1,500株及灌木8,500株,其餘沿線路段於活動前後種植喬、灌木約10萬株。

▲今於水圳綠道種植萬株樹苗/記者 丁沛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