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是台灣民間信仰當中、最廣為人知的神明之一,全台各地到處都有土地公廟,廟體有大有小,類型相當多元,許多農村地區的村里福德祠,數量至少都是10間起跳,其中位在大甲區的幸福里,就有45間土地公廟坐落其中,堪稱是台中市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村里,當地公所還特別出書介紹,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地方上的土地公祭祀文化與歷史脈絡。
在台灣民間信仰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土地公廟,不論是照顧田地、守護村里安全,甚至是招財等,都能找土地公幫忙,其中位在大甲區的幸福里,就有45間土地公廟坐落其中,堪稱是台中市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村里。

▲大甲區的幸福里共有45間土地公廟坐落其中,堪稱是台中市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村里/記者 陳柏翰攝
土地公廟隨著先民開墾,而有不同的樣貌,像是用石頭砌成的小型石棚式、廟後方有土堆種樹的土社式,以及大中小型的傳統廟宇建築等,其中,在客家聚落或閩南聚落的土地公廟,又各不相同,為此大甲區公所也特別邀集多位文史工作者,花費數年時間,才將區內的土地公廟整理成冊。
文史工作者也表示,土地公就像是派駐在人間的村里長,和人們關係密切,希望透過書本紀錄,讓大家能夠更了解地方上的土地公祭祀文化與歷史脈絡。

▲大甲區公所特別邀集多位文史工作者,花費數年時間,將區內的土地公廟整理成冊/記者 陳柏翰攝

▲土地公是台灣民間信仰當中、最廣為人知的神明之一/記者 陳柏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