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地方發展,雲林縣褒忠鄉公所自110年起,攜手當地合作農場,向農業部申請優質營農環境專區計畫成立「雲林縣褒忠鄉生菜農業經營專區」,經過長達3年的努力,今年終於開花結果,藉由改良式魚菜共生,讓生菜裁切剩餘物創造更多價值,透過生態、自然及再利用的循環,成為褒忠地區循環經濟產業的新亮點。將生菜倒進魚池中,這並非是非法倒垃圾,而是為了提供魚兒食用。褒忠鄉公所和在地合作農場自110年開始合作,積極爭取農業部的支持,最終成功建立了「雲林縣褒忠鄉生菜農業經營專區」。
合作農場理事主席陳清山表示,一般的淡水養殖在魚貨收成後因為水質肥分過高,須將原有魚池水排掉,重新抽取地下水或引河水養殖,對於珍貴的水資源來說是非常的浪費,而改良式魚菜共生透過草魚處理生菜裁切剩餘物,大頭鰱及作物牆去化排泄物,肥水抽到作物牆水管後經由泥鰍及作物牆的作物將肥水徹底過濾及吸收,最後變成乾淨且同步調整溫度後再流回養殖池,整個過程節省飼料、肥料及可重複運用水資源,成為最棒的循環經濟永續生態環境。
▲新湖合作農場理事主席陳清山介紹改良式魚菜共生如何重複運用水資源,成為最棒的循環經濟永續生態環境。記者 謝沂辰/攝
未來,該專區也規劃建設觀光工廠和食農教育中心,讓遊客可以帶著孩子體驗用生菜餵魚,品嚐生菜美食等等,進一步打造當地農業觀光新景點。
▲改良式魚菜共生透過草魚處理生菜裁切剩餘物,大頭鰱及作物牆去化排泄物,肥水抽到作物牆水管後經由泥鰍及作物牆的作物將肥水徹底過濾及吸收,最後變成乾淨且同步調整溫度後再流回養殖池。記者 謝沂辰/攝
透過魚菜共生的方式,不僅實現了環境永續發展,還為當地創造了獨特的農業特色和就業機會,為地方發展帶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