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每年都會舉辦過爐儀式,其中32支的儀仗組已經使用超過百年需要修復,在中華民國六房媽會跟雲林縣政府的合作之下,由文化部文資局補助修復,委託台南文物工作室修復,並在近日修復完成,這天也在六房媽紅壇舉辦完工典禮。

▲六房天上聖母儀仗組的製作技法為木質雕刻,其中執事牌2對「六房天上聖母」、「欽賜祀典」落款年代為清光緒15年(1889),字體以鑲嵌技法製成,具有立體效果。/ 記者 陳佳昇 攝。
雲林縣六房媽不只是全台灣少見有神無廟的神明,其中六房媽過爐更是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六房媽過爐陣頭中,有32支的儀仗組已經使用超過百年需要修復,經過中華民國六房媽會跟雲林縣政府的合作之下,由文化部文資局補助修復,委託台南文化工作室進行修復,目前也已經修復完成,六房媽會在27日舉辦完工典禮,也將儀仗安座在紅壇之內。
雲林縣文觀處表示,目前修復完成的儀仗組會由六房媽會來保存管理,在六房媽過爐時不會參加過爐儀式,未來縣府也會積極跟六房媽會合作,將六房媽的文物跟歷史完整記錄,近年六房媽信眾已集資復刻執事牌2對,可供過爐遶境儀仗隊伍使用,已登錄古物的執事牌就不參與過爐遶境;儀仗組共有32件,其中8件「執事牌2對、龍頭仗1對、衡仗1對」,2023年縣府登錄為一般古物,另24件列管。

▲雲林六房天上聖母儀仗組歷經百餘年使用造成受損,近日委外修復完成,其中2對執事牌、1對龍頭仗、1對衡仗已登錄為古物,執事牌因有復刻板,今後不再參與遶境。/ 記者 陳佳昇 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說,六房媽過爐不只是國家指定重要民俗,更是紀錄地方重要的歷史,希望透過六房媽會的用心保存跟縣府團隊的努力,讓六房媽香火跟文化能傳承下去。
今年六房媽過爐將在5月10日往土庫過港紅壇出發,中華民國六房媽會也歡迎鄉親一起跟著媽祖婆的腳步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