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爺公聖誕才吃的到 石壁另類美食「壽桃粿」

2025.04.29 記者 王可萱 報導
字級設定:

古坑草嶺石壁北天宮奉祀玄天上帝,因為山上交通不便,每一次的廟慶,石壁居民都會全村分工來做準備,不少傳統跟手藝都是一代傳一代,祭品的部分,因為上帝爺公腳踏蛇龜,不能拜紅龜粿,所以他們代代相傳的做的是粉紅色的「壽桃粿」跟粉青色的「鼠麴粿」,透過鏡頭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石壁北天宮奉祀玄天上帝,因為帝爺公腳踏蛇龜,所以習俗是沒在用紅龜祝壽,以做「壽桃粿」為傳統 / 記者 王可萱 攝

石壁婦女熟練做粿準備北天宮慶典要用的祭品,但成品不是一般廟裡常見的紅龜粿,是這粉紅色桃子型的紅桃粿,在地人稱這叫「壽桃粿」,廟的主委高名煌說明,他們宮裡奉祀玄天上帝,因為帝爺公腳踏蛇龜,所以習俗是沒在用紅龜祝壽,長年下來發展出做壽桃粿的傳統。另外從年輕便開始幫忙做粿的婦女居民解釋,因為他們那海拔高,買東西不便,所以每年宮慶的祭品都得居民合力準備做,這習俗一直都是一代傳一代,連墊在粿下的紙,他們到現在都還是照古法,找香蕉葉來用,保留「粿箬仔」的香氣,每年只有帝爺公生日這天吃的到。

除了壽桃粿,拜拜的祭品中也能看到在地人的飲食文化,婦女居們壽桃粿做好後,馬上開始準備包鹹餡的「鼠麴粿」,在地一位做粿達人沈貴美說明,其實鼠麴粿古早在他們山上是大家出去做事都會帶著做點心或者正餐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是很有感情的食物,所以祭典也一定會做,拜完就發給大家吃平安。

▲北天宮拜粿的文化裡也包括當地傳統古早味的「鼠麴粿」 / 記者 王可萱 攝

拜粿是台灣信仰文化內面常見的習俗,大部分的粿都有祈求長壽、吉祥、平安等等的意思,北天宮今年的宮慶已經圓滿結束,不過他們還是邀請大家每年農曆三月三日若有時間,到他們那參加祭典,也享用石壁特色的粿品,吃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