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醫放射治療新技術 助病患精準抗癌

2025.07.21 記者 陳嘉升 報導
字級設定:

68歲鄭先生小便會痛,健康檢查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高達18,進一步轉到臺南市立醫院切片檢查,確診攝護腺癌2期,經以最新型「立體定位放射治療」6個月後,PSA指數幾乎趨於零,恢復健康,也未出現明顯泌尿或腸胃道副作用,現在已經穩定門診追蹤。

▲68歲鄭先生小便會痛,到臺南市立醫院切片檢查,確診攝護腺癌2期。/記者 陳嘉升攝

病患鄭先生表示去年底確診後,得知傳統放射線治療需連續7到8週近40次的療程,一度感到沮喪與抗拒,在醫療團隊評估下,安排短期抗荷爾蒙治療並結合SBRT放療策略,僅需2.5週7次療程就可以完成,治療3個月後,鄭先生表示PSA指數已降至0.03,6個月後更降至小於0.01,顯示SBRT療法具備快速、有效、低副作用的顯著優勢。

臺南市立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趙梓淵指出,SBRT搭配銳視刀的影像導引系統,實現奈米級精準治療,適用於許多常見癌症,如頭頸癌、肺癌、乳癌、術前大腸癌、肝癌、攝護腺癌等,讓放射治療邁向高精準、高效率的新里程碑,讓更多病人能在鄰近的醫療機構中,就能接受與國際同步的癌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