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原西螺街長宿舍打造「西螺客廳」 傳承在地時光記憶

2025.08.14 記者 謝沂辰 報導
字級設定:

雲林縣政府為了保存珍貴歷史資產、活化地方記憶,於113年7月啟動歷史建築原西螺街長宿舍的修復工程,目前工程進度已經達到75%,預計114年11月完工。這日,縣府也特別舉辦了「工地展覽暨上棟式儀式」,期望工程完工後,不只是縣內文化資產保存的一項重要里程碑,更是將詔安客家文化與日治歷史融合,為西螺地區帶來新的人文氣息與觀光亮點。

▲雲林縣政府特別舉辦了「工地展覽暨上棟式儀式」,讓民眾一同見證修復過程。記者 謝沂辰/攝

由建築師介紹著原西螺街長宿舍目前修復的狀況。原西螺街長宿舍於105年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見證了西螺地區從日治時期地方行政治理的發展,承載著深厚的地方歷史與居民的共同記憶。14日,雲林縣府特別舉辦「工地展覽暨上棟式儀式」,讓民眾更加了解這棟建築的價值與修復過程。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長期致力於保存和活化文化資產,這次的原西螺街長宿舍修復工更是成功爭取到客家委員會2,794萬元多萬元補助,並於113年7月啟動,目前工程進度已經達到75%,預計今年11月完工,期盼原西螺街長宿舍未來能以「西螺客廳」的嶄新面貌,結合在地歷史脈絡、人文及產業特色,重現地方共同記憶,成為多功能使用的人文餐旅空間,提升公共利用性。

▲螺陽文教基金會的國際青年志工參與「SUN ROOM泡腳池2.0」藝術裝置的再生。記者 謝沂辰/攝

除了工地展覽,本次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是「SUN ROOM泡腳池2.0」藝術裝置的再生。螺陽文教基金會今年夏天集合來自台、韓、日、西、法、越南等國際青年志工,一起修復再創作「泡腳池-2.0」的藝術裝置活動。藝術裝置以七彩漸層的馬賽克拼貼工藝,描繪出象徵地方生命力的花朵圖案,代表著歷史與文化在當代空間的重新綻放。

期待這座承載著豐富歷史記憶的建築,在未來能以「西螺客廳」的嶄新面貌,迎接來自各地的訪客,共同編織屬於西螺的當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