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推動美樂地計畫,為民眾打造特色公園綠地,不過有多位議員關切共融公園分布不均問題,指出全市雖有232座公園,但設有無障礙遊具的地點高度集中於市區與屯區,海線僅3座,顯示城鄉落差仍待改善。批評市府長期忽視海線居民需求,呼籲應均衡建設、落實兒童友善政策。
根據臺中市政府統計,全市共有約232座共融公園,不過有議員表示,從分布情形來看,公園資源高度集中於市區與屯區。若進一步檢視「具備無障礙遊具」的公園,更可見山海線地區在公共建設上明顯被邊緣化

▲根據臺中市政府統計,全市共有約232座共融公園/記者 楊宗桓攝
議員指出,以海線八區為例,總人口約51萬人、僅有36座公園,平均每座須服務1萬4千人 ,若以具備無障礙遊具的公園為標準,全市僅32座,其中超過一半集中在屯區,海線僅有3座,違背共融公園「為所有孩子而設」的初衷。

▲具備無障礙遊具的公園全市僅32座,其中超過一半集中在屯區/記者 楊宗桓攝
建設局表示,針對海線地區共融公園及無障礙遊具數量,建設局將持續盤點與規劃,以確保無論居住在哪一區的孩子,都能享有安全、有趣、無障礙的遊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