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熱門消息
地方新聞
2025-06-26
地方新聞
2025-07-11
地方新聞
2025-07-10
地方新聞
2025-06-26
地方新聞
2025-07-03
地方新聞
2025-06-16
LO叩報
給你 locals 才知道的獨家消息
2024-10-25
2024-10-11
2024-10-04
2024-09-27
濁水溪社大水里分校的書畫課程很受歡迎,吸引附近鄉鎮居民報名上課,校方認為學員學習有成,特別在水里鄉立圖書館舉辦師生書畫聯展,包括書法、油畫以及彩色素描等精彩作品,主辦單位歡迎鄉親前往參觀欣賞。▲濁水溪社大水里分校舉辦師生書畫聯展讓學生作品都能登上展覽之列/記者金芸亘攝由濁水溪社大水里分校舉辦的師生書畫聯展,在水里鄉立圖書館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包括書法、油畫以及彩色素描等精彩作品,歡迎鄉親踴躍參觀。信義鄉的布農族鄉親,參加書法班,除了稱讚社大提供活到老學到老的樂齡學習課程,也深深受到書法藝術吸引,立委游顥等長官來賓也專程前來參觀鼓勵。▲油畫作品展現學員學習功力/記者金芸亘攝這次的聯展開幕活動,在主辦單位的用心規劃下,包括電子琴與手語班的學員也都來共同參加,增加展覽開幕的文藝氣息。由濁水溪社大水里分校舉辦的師生書畫聯展,在水里鄉立圖書館展出到七月底,歡迎水里與附近鄉親踴躍前來參觀了解社大課程的豐富充實。▲許多長官來賓地方仕紳參加開幕茶會來為學員鼓勵讚賞/記者金芸亘攝
地方新聞
2025-07-14
竹山鎮三月寶宮舉辦47週年宮慶活動,適逢觀音佛祖得道紀念日以及三聖公聖福帝聖誕,廟埕內外香火鼎盛,來自各地的信眾齊聚一堂,祈求平安順利,場面熱鬧又溫馨。▲精采的舞獅表演,為竹山三月寶宮建廟47周年慶典熱鬧開場。/記者 周有勝 攝精采的舞獅表演,為竹山三月寶宮建廟47周年慶典熱鬧開場,慶典也結合觀音佛祖得道紀念日,以及三聖公聖福帝聖誕,竹山鎮長陳東睦、立法委員游顥、南投縣議員蔡孟娥、陳玉鈴也都到場獻香祝壽,讓現場氣氛是莊嚴又熱鬧。▲竹山鎮長陳東睦、立法委員游顥、南投縣議員蔡孟娥、陳玉鈴也都到場獻香祝壽。/記者 周有勝 攝活動中除了祝壽儀式,也安排平安餐會與祈福法會,讓信眾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福氣。▲三月寶宮透過每一年宮慶活動,讓地方的信仰能夠繼續傳承,也凝聚地方力量。/記者 周有勝 攝三月寶宮不只是一間廟,更是地方信仰與文化的象徵,透過每一年宮慶活動,讓地方的信仰能夠繼續傳承,也凝聚地方力量。
地方新聞
2025-07-14
竹山鎮延正社區大旗艦的社區輔導會議,在桂林社區舉行,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為提供寶貴經驗讓各社區代表參考,延正社區理事長長勝安也表示,透過有經驗的社區來帶領其他社區,能夠促進社區共同發展,一起邁向更好的未來。▲竹山鎮延正社區,做為社區大旗艦計畫領航社區,舉辦定期輔導會議。/記者 周有勝 攝看著各個社區的理事長專心聽著指導老師的講解,這是竹山鎮延正社區,做為社區大旗艦計畫領航社區,所舉辦的定期輔導會議,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一起參與會議,為社區提供寶貴的意見。▲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一起參與會議,為社區提供寶貴的意見。/記者 周有勝 攝延正社區理事長張勝安表示,這次會議針對三年來執行大旗艦的點點滴滴,包括課程內容,執行方向及滿意度等等來提出討論,讓社區能夠瞭解到哪些地方可以再做得更好。▲這次會議針對三年來執行大旗艦的點點滴滴,包括課程內容,執行方向及滿意度等等來提出討論。/記者 周有勝 攝延正社區大旗艦定期輔導會,至今已連續召開三年,這期間對於鎮內許多社區幫助相當大,尤其在財務、業務及人事方面,都能夠提供實用的建議,讓社區收穫很多。
地方新聞
2025-07-14
▲丹娜絲颱風嘉縣校園災損,教育部勘災後初估將近需1億經費修復/記者黃培怡 攝。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縣校園嚴重災情,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到嘉義,先後勘災嚴重毀損的東石三江國小及義竹國中。鄭英耀表示,當前最重要的是儘速擬定重建計畫並籌措經費,協助學校全面恢復正常,同時提醒教育處及各校校長盡速完成災損統計呈報中央,以利後續作業。翁章梁說,根據教育處初步評估,整體復原工程預計需超過1億元,當務之急是清理環境、全力趕工,力拼在9月開學前恢復災損,希望早日讓孩子們回到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校園
2025-07-14
為了充實小朋友的暑假生活,也為了傳承在地武術文化,崙背國小舉辦了武術夏令營活動,讓小朋友透過專業老師的教導,學習太極拳、劍術、舞獅頭等等,親身去體會武術強身的精髓,並在過程中建立自信,培養毅力。展示出學習到拳術,這是崙背國小利用暑假期間所舉辦的武術營隊。西螺七崁武術是相當知名,但如今學武的人是愈來愈少,因此崙背國小便舉辦了武術營隊,由教練依照年級進行指導,豐富他們的暑假生活,同時延續武術這個在地文化。▲武術教練李汶錡依照年級進行個別指導。記者 謝沂辰/攝校方表示,暑假有兩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讓小朋友有事情做並學習,才不會白白浪費,而武術營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不只傳承了在地的武術文化,也讓身體更健康。另外,除了武術營,他們也有舉辦各式營隊,讓學生自由報名參加,希望讓小朋友這段時間邊開心的玩也能有所學習。▲圖片文字說明▲武術營學生練習兵器強身健體。記者 謝沂辰/攝相信透過武術營隊,不只來推廣西螺七崁武術文化,也讓小朋友身體更加健康。
校園
2025-07-12
斗六市雲林國小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攜手合作,舉辦「智慧教育科技展」,以九大創新科技教學應用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活動結合VR交通安全模擬、AI日文歌曲學習、機器人說故事等互動展示,讓師生透過實境操作感受科技教育的魅力,同時也藉此機會增加大家對科技教育的認識以及興趣。利用AI來學習日文歌曲、透過VR來模擬交通安全又或者是利用AR進行海洋保育教育遊戲,每一項的學習課程是都與智慧科技來做結合,對所有學生來說也都是一項新鮮的體驗,同時從遊戲中來做學習也大大增加了大家的學習興趣。▲斗六市雲林國小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舉辦「智慧教育科技展」,以九大創新科技教學應用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記者 江儀 攝雲林國小校長關勝周表示,在AI與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教育必須跟著進步。藉由科技的導入與應用,不僅能協助老師提升教學效能,更能讓學生學得更有效率。這次與雲科大的合作,也為學校在智慧教育領域上向前的一大步,期許未來能繼續推動科技融入教學,為學生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為提升師生對科技教育的理解與應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黃國豪,是親自帶領了20多名學生,舉辦「智慧教育科技展」,展出了包括智慧棒球機器人、AR、VR應用、AI的日文歌曲學習系統等等,多項由他們團隊所研發的科技教材、設備,希望能夠藉此推動創新教學與智慧學習。這次的「智慧教育科技展」不僅為雲林國小師生打開科技教育的全新視野,也期待在未來能繼續推動相關體驗課程,展現出在數位時代教育的無限可能。
校園
2025-07-12
竹山鎮三月寶宮舉辦47週年宮慶活動,適逢觀音佛祖得道紀念日以及三聖公聖福帝聖誕,廟埕內外香火鼎盛,來自各地的信眾齊聚一堂,祈求平安順利,場面熱鬧又溫馨。▲精采的舞獅表演,為竹山三月寶宮建廟47周年慶典熱鬧開場。/記者 周有勝 攝精采的舞獅表演,為竹山三月寶宮建廟47周年慶典熱鬧開場,慶典也結合觀音佛祖得道紀念日,以及三聖公聖福帝聖誕,竹山鎮長陳東睦、立法委員游顥、南投縣議員蔡孟娥、陳玉鈴也都到場獻香祝壽,讓現場氣氛是莊嚴又熱鬧。▲竹山鎮長陳東睦、立法委員游顥、南投縣議員蔡孟娥、陳玉鈴也都到場獻香祝壽。/記者 周有勝 攝活動中除了祝壽儀式,也安排平安餐會與祈福法會,讓信眾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福氣。▲三月寶宮透過每一年宮慶活動,讓地方的信仰能夠繼續傳承,也凝聚地方力量。/記者 周有勝 攝三月寶宮不只是一間廟,更是地方信仰與文化的象徵,透過每一年宮慶活動,讓地方的信仰能夠繼續傳承,也凝聚地方力量。
社會警政
2025-07-14
竹山鎮延正社區大旗艦的社區輔導會議,在桂林社區舉行,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為提供寶貴經驗讓各社區代表參考,延正社區理事長長勝安也表示,透過有經驗的社區來帶領其他社區,能夠促進社區共同發展,一起邁向更好的未來。▲竹山鎮延正社區,做為社區大旗艦計畫領航社區,舉辦定期輔導會議。/記者 周有勝 攝看著各個社區的理事長專心聽著指導老師的講解,這是竹山鎮延正社區,做為社區大旗艦計畫領航社區,所舉辦的定期輔導會議,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一起參與會議,為社區提供寶貴的意見。▲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一起參與會議,為社區提供寶貴的意見。/記者 周有勝 攝延正社區理事長張勝安表示,這次會議針對三年來執行大旗艦的點點滴滴,包括課程內容,執行方向及滿意度等等來提出討論,讓社區能夠瞭解到哪些地方可以再做得更好。▲這次會議針對三年來執行大旗艦的點點滴滴,包括課程內容,執行方向及滿意度等等來提出討論。/記者 周有勝 攝延正社區大旗艦定期輔導會,至今已連續召開三年,這期間對於鎮內許多社區幫助相當大,尤其在財務、業務及人事方面,都能夠提供實用的建議,讓社區收穫很多。
社會警政
2025-07-14
水里發生一名除草工人,在作業時突遭虎頭蜂攻擊,造成過敏性休克,救護車到場時已無生命跡象,水里消防立即實施CPR急救外,並由高級救護技術員依照流程,注射腎上腺素並立即送醫,成功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一條寶貴人命。救護人員到場發現,該除草工已無呼吸心跳,高級救護技術員李奕忖及顏紘立除了馬上與義消顏維廷合力進行CPR,按照南投縣預立醫療流程,趕緊注射腎上腺素,成功救回男子一命。▲工人遭蜂螫命危高級救護技術員與義消合力CPR搶命/水里消防分隊提供水里消防分隊表示,救護人員展現「南投縣行動急診室」機制的即時應變效能,在緊急救護現場順利搶回一命,急救過後將患者送往水里急救站,經醫師處理後,再由急救站護理師陪同將患者轉送竹山秀傳醫院,保住珍貴的生命。縣府消防局呼籲,颱風過後是虎頭蜂活動旺盛的季節,戶外做事最好穿著長袖長褲、避免香水或暗色衣褲,隨時注意周遭是否有蜂巢或異常蜂群活動,必要時通報相關單位處理,避免事故發生。▲除草工遭蜂螫後OHCA,義消路過主動協助CPR救回一命/水里消防分隊提供
社會警政
2025-07-14
運動休閒
鹿谷鄉竹林社區積極推動長輩健康促進,特別開辦「高齡者瑜珈課程」,透過簡單的伸展動作,幫助社區長輩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也提升身心健康。▲鹿谷鄉竹林社區舉辦的高齡者瑜珈課程。/記者 周有勝 攝手舉高、腳打開、慢慢呼吸,這群阿公阿嬤,跟著老師的節奏做瑜珈,是相當的輕鬆快樂。這是鹿谷鄉竹林社區所舉辦的高齡者瑜珈課程,有的長輩笑講,參加這個課程不但腰不會痠、手腳也比較靈活,還可以跟朋友聚會聊天,是相當的快樂。▲透過這種簡單的運動課程,不但能保養身體,動作也強調呼吸調節與肌肉放鬆。/記者 周有勝 攝社區裡的長輩越來越多,透過這種簡單的運動課程,不但能保養身體,動作也強調呼吸調節與肌肉放鬆,不用太激烈,讓阿公阿嬤做起來沒負擔,還越做越開心。▲透過這項「高齡瑜珈課程」,讓長輩的生活更加精采。/記者 周有勝 攝透過這項「高齡瑜珈課程」,讓長輩的生活更加精采,也展現社區照顧長輩的用心,輕輕鬆鬆做運動,健健康康過每一天。
運動休閒
2025-07-12
一場趣味性十足,完全沒有緊張氣氛的足球賽,球員是由大人小孩混隊,雖然依照正常足球比賽規則,可是只要違規情形不嚴重,就當甚麼事都沒發生,最後獲勝者,得到的不是獎盃,而是一顆大西瓜。如此輕鬆愉快的足球比賽,除了推廣足球運動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家長可以自己下場,陪孩子一起踢球。▲西瓜盃趣味足球賽,家長與小朋友同場競技。/記者 王昭聖 攝足球賽中,竟出現小孩追著大人搶球的畫面,這場足球賽,由家長和小朋友混合編隊踢球,場景特別之外,小朋友的球技,也將大人比了下去。趣味性十足的比賽,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規則寬鬆,也讓家長及小朋友,完全沒有壓力。▲足球賽除了家長與小朋友混合編隊,比賽規則也較為寬鬆,比賽過程精彩卻沒有壓力。/記者 王昭聖 攝踢完比賽,還有西瓜可吃,是這場比賽最大亮點,因為主辦單位為優勝球隊準備的不是獎盃,而是西瓜。埔里山城足球俱樂部,舉辦這次別開生面的足球比賽, 純粹以聯誼,推廣足球及親子共同運動為主要目的。▲西瓜盃趣味足球賽,優勝隊伍獲頒的不是獎盃,而是大西瓜。/記者 王昭聖 攝▲西瓜當場與所有隊員分享,享受足球運動之外,也能大快朵頤,每位球員都非常開心。/記者 王昭聖 攝
運動休閒
2025-07-12
搶攻暑假商機,位在台中后里的知名樂園,以粉紅浪潮來對抗酷暑,特別在水樂園內打造粉紅白日夢沙灘、粉紅火鍋等,吸引網美來打卡,不僅如此,還規劃全新的精靈主題花車遊行,小朋友只要報名,就能打扮成精靈仙子,一起坐上花車,體驗遊行樂趣。
運動休閒
2025-07-12
雲林家扶7/14起舉辦三天二夜「歷史文化及生態保育」探索夏令營,在同心公園以攀樹活動揭開序幕,希望藉由活動讓家扶小朋友認識台灣各地歷史文化,並尊重樹木與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學習與成長,獲得滿滿收穫。在教練的指導下,小朋友們一步一步往攀至樹頂。這天雲林家扶中心夏令營首日便先帶著小朋友來攀樹親近大自然,讓孩子們大呼好玩。▲雲林家扶中心夏令營以攀樹活動揭開序幕,讓孩子們大呼好好玩。記者 謝沂辰/攝雲林家扶表示在攀樹過程裡,鼓勵家扶孩子們不害怕樹的高度,把大樹想像成一個悉心呵護的巨人,親近大樹仔細聆聽大樹的聲音與氣息,並藉由人類感知外界刺激的五感,強化空間認知與問題解決能力,與大樹近距離接觸感受到大樹想傳達給家扶學童們的支持及鼓勵,達到身心靈的平衡。而這次的夏令營雲林家扶也感謝中A區惟仕同濟會、台南鹿耳門天后宮、台灣樹.說人文自然協會等單位,贊助夏令營經費、場地、住宿與活動安排,亦將帶領家扶學童搭船遊覽台江內海,以及嘉義大學昆蟲館導覽體驗,讓家扶學童更加認識台灣各地方文化之美,也學會對自然環境心存感激。▲此次共有80位家扶孩童參加夏令營,為這個暑假增添歡樂回憶。記者 謝沂辰/攝透過這次的夏令營活動,相信小朋友學習到尊重大自然的重要,也加深對台灣歷史的認識。
暖新聞
2025-07-14
▲朴子獅子會攜手善心人士煮海鮮粥,為多日停電的民眾提供熱食/記者黃培怡 攝。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縣沿海鄉鎮,布袋、義竹地區仍有村落停電中,連續停電多日,村民大多靠救援乾糧果腹,朴子獅子會會長林篤毅商請總舖師林塏翰,煮了2千多份色香味俱全的海鮮粥,分送給有需要的人家。立委蔡易餘與東石鄉長林俊雄也趕來,幫忙將一箱箱的海鮮粥搬上車,分送給有需要的人。另外,肉包工廠受到停電之苦,為了感謝台電搶修人員的辛苦,透過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與朴子扶輪社及水上救生協會,將這批物資及時送給台電人員,暖心又暖胃。
暖新聞
2025-07-14
用實際行動推廣永續生活和愛物惜物的精神,華美社區剩食廚房,除了把剩食再利用,每個月都會舉辦二手市集,讓民眾把家中用不到的物品,拿到據點販售,希望減少可用資源被浪費,有趣的是二手市集的販售物品種類相當多元,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挖寶。 攤商們忙著整理攤位物品,希望為家中閒置物品重新找到好主人,許多二手衣都銅板價出清,華美社區剩食廚房,發揮環保永續精神,舉辦二手市集,希望從源頭減量,減少可用資源被浪費。▲攤商們整理攤位物品,希望為家中閒置物品重新找到好主人/記者 張瑋玲攝二手市集的販售物品種類相當多元,包含二手衣物包包、書籍、雜貨和日常用品,不只便宜,品質和款式都算良好,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挖寶。▲二手市集的販售物品種類相當多元,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挖寶/記者 張瑋玲攝響應環保,來設攤的攤主都是認同永續生活的理念,有的攤主也會把販賣所得捐給華美社區剩食廚房,當作補貼社區供餐經營,希望讓愛物惜物理念發揚出去。
暖新聞
2025-07-14
生活綜合
竹山鎮三月寶宮舉辦47週年宮慶活動,適逢觀音佛祖得道紀念日以及三聖公聖福帝聖誕,廟埕內外香火鼎盛,來自各地的信眾齊聚一堂,祈求平安順利,場面熱鬧又溫馨。▲精采的舞獅表演,為竹山三月寶宮建廟47周年慶典熱鬧開場。/記者 周有勝 攝精采的舞獅表演,為竹山三月寶宮建廟47周年慶典熱鬧開場,慶典也結合觀音佛祖得道紀念日,以及三聖公聖福帝聖誕,竹山鎮長陳東睦、立法委員游顥、南投縣議員蔡孟娥、陳玉鈴也都到場獻香祝壽,讓現場氣氛是莊嚴又熱鬧。▲竹山鎮長陳東睦、立法委員游顥、南投縣議員蔡孟娥、陳玉鈴也都到場獻香祝壽。/記者 周有勝 攝活動中除了祝壽儀式,也安排平安餐會與祈福法會,讓信眾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福氣。▲三月寶宮透過每一年宮慶活動,讓地方的信仰能夠繼續傳承,也凝聚地方力量。/記者 周有勝 攝三月寶宮不只是一間廟,更是地方信仰與文化的象徵,透過每一年宮慶活動,讓地方的信仰能夠繼續傳承,也凝聚地方力量。
生活綜合
2025-07-14
竹山鎮延正社區大旗艦的社區輔導會議,在桂林社區舉行,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為提供寶貴經驗讓各社區代表參考,延正社區理事長長勝安也表示,透過有經驗的社區來帶領其他社區,能夠促進社區共同發展,一起邁向更好的未來。▲竹山鎮延正社區,做為社區大旗艦計畫領航社區,舉辦定期輔導會議。/記者 周有勝 攝看著各個社區的理事長專心聽著指導老師的講解,這是竹山鎮延正社區,做為社區大旗艦計畫領航社區,所舉辦的定期輔導會議,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一起參與會議,為社區提供寶貴的意見。▲邀請指導教授謝儒賢一起參與會議,為社區提供寶貴的意見。/記者 周有勝 攝延正社區理事長張勝安表示,這次會議針對三年來執行大旗艦的點點滴滴,包括課程內容,執行方向及滿意度等等來提出討論,讓社區能夠瞭解到哪些地方可以再做得更好。▲這次會議針對三年來執行大旗艦的點點滴滴,包括課程內容,執行方向及滿意度等等來提出討論。/記者 周有勝 攝延正社區大旗艦定期輔導會,至今已連續召開三年,這期間對於鎮內許多社區幫助相當大,尤其在財務、業務及人事方面,都能夠提供實用的建議,讓社區收穫很多。
生活綜合
2025-07-14
台14線埔霧公路,77公里路段,13號清晨發生嚴重坍方,經公路局全力搶修,於崩塌路段打下鋼軌樁,暫時穩定坍方的山坡,目前維持單線,管制通行。由於台14線是仁愛鄉對外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目前正值暑假旅遊旺季,加上高山蔬果也進入盛產期,地方期待能趕快完成復建,降低對交通帶來的衝擊。▲台14線埔霧公路77K,發生嚴重的邊坡坍方,造成路基流失,二線車道只剩一線。/照片提供:公路局台14線埔霧公路77公里坍方路段,公路局完成初步的搶修,不過目前只能單線雙向通行,也因此道路兩端,都派人進行交通管制。▲公路局緊急使用鋼軌樁穩固邊坡,並蓋上帆布,防止雨水繼續沖刷,導致邊坡土石繼續滑落。/記者 王昭聖 攝▲只剩單線車道雙向通行,公路局實施交通管制。/記者 王昭聖 攝埔霧公路是仁愛鄉聯外最重要的道路,平時車流量就相當大,加上目前正值暑假旅遊旺季,仁愛鄉高山蔬果也進入盛產期,交通必須管制通行,也讓當地居民及農民大感不便。▲目前正值仁愛鄉高山蔬果盛產期,農民必須將採收的蔬果運到農會集貨場,交通管制造成相當不便。/記者 王昭聖 攝▲暑假期間,上山旅遊車輛絡繹不絕,地方也憂心衝擊觀光產業。/記者 王昭聖 攝由於近來豪雨不斷,加上氣象預報可能還有颱風侵襲,如何確保台14線交通不會受到重大影響,也成為民眾相當關切的問題。公路局表示,近日會先行將道路寬度增加到九米,能夠進行雙向通車。▲施工單位近日內,將鋼軌樁外移,騰出更多空間,加寬現有路面到九公尺寬。/記者 王昭聖 攝▲坍方路段,下方為深達百米的溪谷,復建工程難度相當高。/記者王昭聖 攝公路局表示,由於坍方路段,下方山谷深達百米,復建工程須先進行下方邊坡保護,再逐步回填路基,工程難度不低,公路局將全力在一個月內,完成道路復建工程。▲公路局將全力進行復建工程,希望趕在一個月內完工,恢復正常交通。/記者 王昭聖 攝
生活綜合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