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熱門消息
地方新聞
2025-03-27
地方新聞
2025-03-11
地方新聞
2025-03-05
地方新聞
2025-03-28
地方新聞
2025-03-12
地方新聞
2025-03-11
LO叩報
給你 locals 才知道的獨家消息
2024-10-25
2024-10-11
2024-10-04
2024-09-27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沿海附近有一處秘境「天妃島」,立委蔡易餘日前邀相關單位會勘,認為有生態旅遊價值,後續將再討論低度開發方式,確定主管機關,進行土地撥用程序。
地方新聞
2025-04-04
為了守護民眾健康並推廣衛生教育,雲林縣府每年都會與各大醫院合作,辦理免費健檢,今年特別將年齡門檻下修,30歲以上民眾可參加成人健檢,25歲女性則可接受免費子宮頸癌篩檢,並加碼提供糖尿病,以及65歲以上長者,甲狀腺與心電圖等檢查,希望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守護民眾的健康。
地方新聞
2025-04-04
雞蛋產銷價格1個月內調漲數次,批發價從原先每台斤30多元來到40多元,主要原因是天氣忽冷忽熱,雞隻生病,為了讓里內長者有足夠營養,吉龍里長和神岡一家養雞場老闆合作,捐出800顆蛋送給里內弱勢戶長者,長輩直呼揪感心。長輩們排好隊,等著領雞蛋,蛋價1個月內調漲多次,每台斤來到40多元,為讓弱勢戶和長者都能補充營養,吉龍里長和神岡一家養雞場合作,捐出800顆蛋免費送。▲神岡一家養雞場老闆暖心送蛋,讓長輩呷健康/記者 張瑋玲 攝蛋價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氣候溫差大,雞隻生病,產量下降,價格上升,業者預估產量要五月才會回穩,里長也感謝神岡養雞場的老闆,無償捐贈作愛心。為長輩補充營養,一戶可獲得十顆雞蛋,不無小補,尤其放養雞蛋價格更高,讓長輩直呼揪感心
地方新聞
2025-04-04
水林鄉水燦林國小為了讓學生可以度過不一樣的兒童節,這天在學校舉辦童玩嘉年華,邀請外師用家鄉的童玩遊戲來讓小朋友學習英文,會後學校也安排了豐富的料理給小朋友品嚐,希望透過活動讓小朋友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 ▲小朋友開心來跟著老師玩遊戲,有在遊戲中用英語對話。/ 記者 陳佳昇 攝。水林鄉水燦林國小為了讓學生能度過不一樣的兒童節,這天就在學校舉辦「童玩嘉年華」的英語遊戲,邀請外師用家鄉的童玩來讓學生玩遊戲,同時也學習英語,讓雙語教育更加趣味。本次課程安排六個遊戲讓學生來遊玩,結合菲律賓、美國、南非、史瓦帝尼等外師在家鄉的童玩,讓孩子能認識國外不一樣的遊戲,並用英語的對話來過關,完成後,學校還有準備料理來送給小朋友,希望為大家來打造不一樣的兒童節。透過水燦林國小的用心安排,不只是讓學生玩到還自國外的趣味遊戲,也能來學習英語,一起度過不一樣的兒童節。
校園
2025-04-03
雲林縣四湖鄉的明德國小雖然只有11位學生,仍然積極發展藝術教育,開設交趾陶、水墨畫、兒童畫、陶笛、木箱鼓等多元課程,讓偏鄉孩子也能接觸藝術,這份努力獲得肯定,榮獲113年第11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校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深耕藝術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在藝術中成長。▲明德國小藝術教育榮獲113年第11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記者 黃文旻 攝明德國小希望讓偏鄉的孩子也有機會接觸藝術,開設各種課程,讓學生透過藝術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為了讓學生有更多學習機會,學校認真打拼,特別在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兩方面都下足功夫。其中,學生最愛的動態課程是陶笛,而靜態藝術則從兒童畫、水墨畫到交趾陶應有盡有。這份用心也被教育部看見,明德國小榮獲第11屆「藝術教育貢獻獎」,肯定學校推廣藝術的努力。▲學生最愛的動態藝術課程是陶笛課。/ 記者 黃文旻 攝學校表示,推廣藝術教育不只是讓孩子學才藝,更是希望為他們開一條未來的路。對偏鄉家庭來說,學藝術往往是負擔不起的事,希望透過學校的免費課程,讓孩子有機會找到自己的方向。希望未來學校能繼續帶給偏鄉學生更多元的藝術課程,也期待孩子們能透過藝術,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校園
2025-04-03
湖宜梧國中是海線重要的教育場所之一,自民國63年建校到現在,培育許多人才,但這幾年受少子化跟城鄉教育不平均的衝擊,113學年度,學生只剩38人,為此學校是積極投入轉型計畫,也得到教育處的許可,今年度8月份新的學年開始,就要來轉型為由KIST實驗教育聯盟經營的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希望藉此留住學區內的學生,也替海線注入更多元的教育資源。▲宜梧國中今年8月將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學校,日前在校內召開實體招生說明會 / 記者 王可萱 攝校長透過簡報,向家長、學生說明學校新學期的課程規劃,這是口湖宜梧國中轉型實驗學校的招生說明會。因為這邊轉型後,將會是雲林海線地區第一間由KIST公辦實驗教育聯盟經營的學校,除了學區內家長,也吸引鄰近鄉鎮的民眾前來參加,部分家長表示,比起課業他們更重視下一代的品德跟多元能力,所以考慮考慮讓孩子接受實驗教育。學校現任家長會長曾俊賢兩個孩子一個這學期將從宜中畢業,一個剛準備要入學,他本身也是這裡畢業,深刻體會這間學校對在地的重要性,這邊的學區涵蓋口湖鄉內梧南、梧北、成龍、水井、後厝、湖口、過港、台子等8個村落,過去50年來培育許多人才,若沒這間學校,他們這的學生可能從國中就要外出讀書,除了大力支持轉型,也看好學校能替海線注入新的教育資源。宜梧國中的校長張碩玲說明,受少子化的影響,他們113年度全校學生只剩38人,所以學校從去年開始投入轉型的工作,常聽到外界對他們的誤解包刮會成為私校,以及較不注重升學考試科目,對此她解釋,轉型為公辦民營後學校還是公立收費,而課業的部分他們不會放掉,以聯盟的經驗,透過他們引入PBL專題式的學習,反而能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跟讀書動力。▲宜梧國中的校長張碩玲說明,受少子化的影響,他們113年度全校學生只剩38人,所以學校從去年開始投入轉型的工作,常聽到外界對他們的誤解包刮會成為私校,以及較不注重升學考試科目,對此她解釋,轉型為公辦民營後學校還是公立收費,而課業的部分他們不會放掉,以聯盟的經驗,透過他們引入PBL專題式的學習,反而能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跟讀書動力 / 記者 王可萱 攝學校說明,他們會從今年8月1號新的學期開始正式轉型,現在已經開放報名,實驗學校無學區限制,他們目前也有在規劃校車的服務,4月8號晚上還會有一場線上招生說明會,學校是歡迎對實驗教育有興趣或者是問題的家長跟學生踴躍報名參加
校園
2025-04-03
清明節和兒童節的連續假期自3號開始,各地公墓、納骨塔陸續出現掃墓人潮,雲林縣長張麗善這天率領民政處、縣消防局、縣警察局等局處到大埤、斗南、虎尾等地,進行視察,一方面提醒民眾掃墓減少用火,推廣多元葬與線上追思,也由警察局現場進行反詐騙宣導,藉追思的日子,呼籲民眾對詐騙提高警覺、守護祖先傳下來的財產。▲清明連假第一天雲林縣長張麗善率領民政處、消防局等局處前往大埤、虎尾、斗南等地的公墓納骨塔進行視察 / 記者 王可萱 攝連假第一天民眾帶大包小包祭拜用品要來掃墓,清明節與兒童節的連續假期開始,各地公墓、納骨塔及生命紀念園區陸續出現人潮,因為傳統祭拜祖先的方式,不少人習慣放鞭炮、燒草、燒金紙,造成不少火警,雲林縣長張麗善這天上午是率領縣消防局、縣警察局以及民政處等局處到大埤、斗南、虎尾、崙背等地進行視察,了解相關建設是否需要改善,也提醒民眾注意用火。另外因詐騙事件還是頻傳,不少人是連祖先留下來的財產都被騙去,上個月縣內被詐騙的金額達1億3千萬,所以趁追思先人的日子,雲林縣警察局也出動,在相關場所進行預防詐騙的宣導。縣長張麗善說明,因應大眾環保意識提升以及社會科技數位化的趨勢,縣府這幾年是積極推動多元環保葬的方案,同時也架設「線上追思平台」,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因應詐騙案件仍然猖獗,雲林縣警察局也出動到相關場所進行防詐宣導 / 記者 王可萱 攝雲林縣消防局說明,去年同時期掃墓相關的火警有將近550件,集中於上午10點到12點,總計調派超過100台的消防車,他們是再次呼籲民眾別燒草、注意燒金紙、別放鞭炮、菸蒂不亂丟、要將垃圾帶走這「4不1要」。
社會警政
2025-04-03
清明假期到來,台中市長盧秀燕特別提醒,清明時節祭拜祖先,要注意安全,強調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燒掉整個城市都有可能,民眾要切記防火安全,不亂丟菸蒂,不要在墓地燒紙錢落葉,燒完金紙也要徹底熄滅灰燼 ,不要讓掃墓變燒墓 。隨著清明節假期的臨近,許多民眾都開始準備掃墓祭祖,台中市長盧秀燕特別提醒市民,祭拜祖先是一件悲懷感恩的傳統,但也要格外注意防火安全,避免無情的火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台中市長盧秀燕特別提醒,清明時節祭拜祖先,要注意安全/記者 楊宗桓攝消防局指出,近三年清明火災件數有下降趨勢,每年三四月是主要發生時段,假日公墓火警比平日多 ,截至3月底,還是發生75 起公墓火警 ,原因以掃墓燒金紙,燃燒雜草垃圾導致,消防局也加派人力,呼籲民眾注意用火安全 。▲消防局也加派人力,呼籲民眾注意用火安全/記者 楊宗桓攝環保局也說明,鼓勵環保祭祀,清明時節環保資源回收車配合在公墓旁待命,讓紙錢集中燒,同時出動攝影機煙霧辨別系統,科技執法,勸民眾不要在墓地燒紙錢或落葉 。
社會警政
2025-04-02
▲因應大甲媽駐駕新港,日前新港消防分隊出動消防機器人操作火搶演練,展現科技救災的效能/記者黃培怡 攝。4月7日到8日是大甲媽祖繞境進香至新港的日子,因有大量信徒湧入新港,嘉義縣消防局為強化災害應變搶救能力,日前在奉天宮舉辦火災搶救演練,提升信眾進香的安全。訓練狀況為奉天宮內因地震導致不明氣體外洩,引起氣爆及火災,廟方初期滅火無效,人員因推擠多人受傷、火勢擴大延燒。消防隊以消防機器人實施水霧射水防護及無人機進行現場監控,讓廟方、義消與消防員對防範火災更有默契。消防隊表示,大甲媽駐駕新港是每年地方的宗教盛事,新港分隊特別呼籲鄉親及宮廟團體,施放爆竹煙火應選購具有認可標示的爆竹煙火並依施放說明施放,最好是減少燃放爆竹,以定點少量施放為原則。
社會警政
2025-04-02
運動休閒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沿海附近有一處秘境「天妃島」,立委蔡易餘日前邀相關單位會勘,認為有生態旅遊價值,後續將再討論低度開發方式,確定主管機關,進行土地撥用程序。
運動休閒
2025-04-04
仁愛鄉青梅已經開始採收,仁愛鄉公所舉辦梅子節活動也正式登場,第一場開幕,脆梅DIY體驗,於清流部落登場,後續將由清流、中原及新生三個部落輪流舉辦體驗活動及遊程。梅農表示,今年因為氣候夠冷,加上雨水充足,青梅產量及品質都較往年佳,歡迎全國遊客,前往體驗仁愛青梅產業及部落文化。▲仁愛鄉互助、新生兩村栽種青梅,已經進入採收期。/記者 王昭聖 攝▲仁愛鄉公所舉辦梅子節活動正式開幕。/記者 王昭聖 攝製梅的第一步驟,先剔除蒂頭,再將青梅與糖混合開始搓揉,這也是製梅過程最費力耗時的一個步驟,不過初體驗的民眾及小朋友,不覺得累,反而玩得很開心。▲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製作脆梅。/記者 王昭聖 攝▲開幕活動吸引相當多民眾及小朋友,一起體驗製梅樂趣。/記者 王昭聖 攝仁愛鄉梅子節正式登場,仁愛鄉公所於清流部落舉辦開幕活動,安排來賓及遊客體驗製作脆梅。梅子節登場,仁愛鄉互助新生兩村栽培的青梅也陸續成熟採收,南投縣是全台最重要的青梅產區,今年因天氣夠冷,雨水充足,青梅產量及品質,都比往年大幅提升。▲南投縣政府農業處長蘇瑞祥(右)、仁愛鄉長江子信(中)仁愛鄉民代表會主席洪文全(左),共同推薦仁愛鄉生產優質青梅。/記者 王昭聖 攝▲因為天氣夠冷、雨水充足,仁愛鄉青梅結實累累,品質與產量都比往年佳。/記者 王昭聖 攝四月份還有三場青梅體驗及部落深度遊程,主辦單位歡迎全國民眾,把握機會報名參加,體驗仁愛鄉青梅產業與部落文化風情。▲仁愛鄉於四月份還有三場體驗活動,也可遊覽部落文化風情,主辦單位歡迎遊客報名參加。/記者 王昭聖 攝
運動休閒
2025-04-03
為了讓孩子在玩樂中有所學習,臺南市南區區公所攜手在地幼兒園、灣裡萬年文史推廣學會,在兒童節前夕共同舉辦的穿越時光童年派對,這次活動以「復古童年」為主題,不僅讓孩子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孩子從其中了解到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本土文化的優異基礎之下,讓孩子邁向寬廣以及豐富世界觀的未來基礎。▲臺南市南區區公所攜手在地幼兒園、灣裡萬年文史推廣學會,在兒童節前夕共同舉辦的穿越時光童年派對。/記者 陳嘉升攝幼兒園園長 郭豐賓表示,這次活動以50到60年代的復古氛圍為主題,透過經典遊戲、懷舊歌謠以及趣味闖關活動,帶領親子一同穿越時空,重溫純真快樂的童年時光。另外喜樹圖書館也設攤舉辦書展及駐點服務為小朋友辦「人生第一張借書證」,圖書館志工更為現場的親子帶來精彩的繪本分享,推動閱讀與推廣地方文化,培養對閱讀的興趣與熱愛,讓親子間透過遊戲與故事共享歡樂時光,深化情感連結,為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運動休閒
2025-04-03
為了關懷弱勢學童,魚丸伯巡迴全國七個縣市偏鄉學校,這次魚丸伯前往魚池鄉頭社國小舉辦義煮活動,招待師生及社區民眾,活動當中魚丸伯也分享個人奮鬥打拚的故事,勉勵小朋友日行一善,未來長大有能力,要回饋鄉里。▲魚丸伯偏鄉愛心義煮的行動,來到魚池鄉頭社國小/記者 范宏坤 攝11年前魚丸伯發起偏鄉愛心義煮的行動,目前大約累積173間的偏鄉學校,這次來到魚池鄉頭社國小。這次的愛心義煮行動,除了煮魚肚粥、魚丸湯,活動當中也分享魚丸伯打拚的故事,並且透過切菜、煮食的過程,瞭解父母的辛苦。▲一大鍋的魚丸,代表著關懷偏鄉學童的心意。/記者 范宏坤 攝這次魚丸伯除了義煮魚肚粥、魚丸湯,還有知名烤鴨給師生享用,台中市美髮理容發展協會也安排三位美髮師義剪服務。▲台中市美髮理容發展協會也安排三位美髮師義剪服務/記者 范宏坤 攝為了感謝魚丸伯的愛心,學生製作祝福卡片,校長特別頒發感謝狀。因為魚丸伯的愛心,教育小朋友學習行善,交流不同的文化,讓小朋友不斷成長。
暖新聞
2025-04-03
▲立委蔡易餘媒合建設公司教育基金會捐助弱勢兒,邀請百名弱勢兒童至服飾店挑選新衣/記者黃培怡 攝。立委蔡易餘日前與高雄建築公司教育基金會,在嘉義縣國產服裝朴子門市舉辦弱勢兒童購衣公益活動,邀請100名孩童、捐贈每人新台幣2000元購衣金,讓他們提前感受兒童節溫暖與歡樂。蔡易餘指出,國產服裝公司得知是公益活動,則加碼結帳打6折,讓孩童從頭到腳加上包包、配件一次購足,可以穿著新衣服歡度兒童節。建築公司教育基金會總經理謝宗澂表示,基金會秉持「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理念,會持續關懷弱勢。
暖新聞
2025-04-02
兒童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孩子們留下難忘的回憶,也獻上最好的祝福,虎尾鎮穎川社區的長者,與崇德國中的學生合作,由學生製作娃娃雛形,再由長輩們縫製衣服及裝飾,並將這些可愛的布娃娃全數贈與虎尾國小「小虎寶貝班」的孩子們。這些娃娃在2日早上送到小朋友們的手中,長輩們也來到學校與孩子們暖心互動,現場氣氛活潑又感人。▲這些娃娃在2日早上送到小朋友們的手中,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記者林虹伯/攝小朋友們拿著手上的娃娃,直呼晚上要抱著睡覺。虎尾鎮穎川社區的長者,與崇德國中的學生合作,將學生在家政課製作的娃娃縫上服裝與裝飾,並全數送給虎尾國小「小虎寶貝班」的孩子們。這些可愛又充滿感情的娃娃也於2日早上送至小朋友們的手中,長輩們也特別來到教室與孩子們互動,現場氣氛活潑又感人;虎尾國小感謝長者與崇德國中的愛心,也希望藉著這特殊的禮物,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長輩們也來到學校與孩子們暖心互動,現場氣氛活潑又感人。記者林虹伯/攝長輩表示,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孫子一樣,看到他們喜歡自己做的娃娃,都感到非常有意義且感動。崇德國中指出,這些娃娃是學生家政課的作業,透過家政老師的牽線,讓穎川社區的長輩為娃娃縫製專屬服裝和裝飾,不僅讓娃娃更加美觀可愛,也藉著送給寶貝班孩子們的行動,讓作業不僅是作業,而是傳遞愛心與感動的媒介。透過社區與學校之間的合作,不僅讓孩子們留下難忘回憶,也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上的愛心關懷。
暖新聞
2025-04-02
為了守護民眾健康並推廣衛生教育,雲林縣府每年都會與各大醫院合作,辦理免費健檢,今年特別將年齡門檻下修,30歲以上民眾可參加成人健檢,25歲女性則可接受免費子宮頸癌篩檢,並加碼提供糖尿病,以及65歲以上長者,甲狀腺與心電圖等檢查,希望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守護民眾的健康。
生活綜合
2025-04-04
為了要幫助長輩建立健康飲食的習慣,鹽水區農會綠色照顧站帶領長輩製作天然的調味品-鹽麴,運用簡單的食材,讓長輩學習健康飲食的觀念。▲為了推廣健康飲食,鹽水區農會綠照站透過手作課程,帶領長輩製作鹽麴和花草茶。/記者 沈孟瑩攝課程中老師向長輩介紹鹽麴的特性,說明鹽麴吸附軟化的功能,能夠提升料理的口感和風味,而除了鹽麴,老師也指導長輩運用日常生活中的花草製作飲品。▲長輩在動手作的過程中訓練手腦協調,除了幫助長輩建立健康飲食的習慣,也讓他們可以吃出健康,邁向健康老化。/記者 沈孟瑩攝透過多樣化的課程規劃,讓長輩在綠照站學習交流,除了讓阿公阿嬤學習健康飲食,也藉著手作過程訓練長輩的手腦協調,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
生活綜合
2025-04-04
仁愛鄉青梅已經開始採收,仁愛鄉公所舉辦梅子節活動也正式登場,第一場開幕,脆梅DIY體驗,於清流部落登場,後續將由清流、中原及新生三個部落輪流舉辦體驗活動及遊程。梅農表示,今年因為氣候夠冷,加上雨水充足,青梅產量及品質都較往年佳,歡迎全國遊客,前往體驗仁愛青梅產業及部落文化。▲仁愛鄉互助、新生兩村栽種青梅,已經進入採收期。/記者 王昭聖 攝▲仁愛鄉公所舉辦梅子節活動正式開幕。/記者 王昭聖 攝製梅的第一步驟,先剔除蒂頭,再將青梅與糖混合開始搓揉,這也是製梅過程最費力耗時的一個步驟,不過初體驗的民眾及小朋友,不覺得累,反而玩得很開心。▲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製作脆梅。/記者 王昭聖 攝▲開幕活動吸引相當多民眾及小朋友,一起體驗製梅樂趣。/記者 王昭聖 攝仁愛鄉梅子節正式登場,仁愛鄉公所於清流部落舉辦開幕活動,安排來賓及遊客體驗製作脆梅。梅子節登場,仁愛鄉互助新生兩村栽培的青梅也陸續成熟採收,南投縣是全台最重要的青梅產區,今年因天氣夠冷,雨水充足,青梅產量及品質,都比往年大幅提升。▲南投縣政府農業處長蘇瑞祥(右)、仁愛鄉長江子信(中)仁愛鄉民代表會主席洪文全(左),共同推薦仁愛鄉生產優質青梅。/記者 王昭聖 攝▲因為天氣夠冷、雨水充足,仁愛鄉青梅結實累累,品質與產量都比往年佳。/記者 王昭聖 攝四月份還有三場青梅體驗及部落深度遊程,主辦單位歡迎全國民眾,把握機會報名參加,體驗仁愛鄉青梅產業與部落文化風情。▲仁愛鄉於四月份還有三場體驗活動,也可遊覽部落文化風情,主辦單位歡迎遊客報名參加。/記者 王昭聖 攝
生活綜合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