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哨角是媽祖出巡重要的開路陣頭,北港「威震團」哨角隊更是陪伴媽祖超過300年。為了要傳承哨角隊的文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跟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動「哨角2.0」計畫,師範大學表演團隊也將在今年北港迎媽祖正式演出,希望透過傳統跟現代的結合,能帶動地方更多年輕人傳承珍貴的哨角文化。 ▲師範大學哨角隊在北港朝天宮前面,表演著為北港迎媽祖準備的歌曲。/ 記者 陳佳昇攝。哨角隊是媽祖出巡重要的開路陣頭,北港「威震團」哨角隊更是陪伴北港媽超過300年,為了傳承這項珍貴的文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跟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合作,結合傳統哨角跟管樂團的專業演奏,透過改良傳統哨角,創作全新的音樂,將傳統陣頭結合現代美學,為哨角文化帶來新的文化傳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也將在4/16早上9點及下午2點於北港朝天宮進行哨角表演,邀請鄉親一起來到北港欣賞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表演。/ 記者 陳佳昇 攝。哨角隊在媽祖出巡行列扮演開路先鋒角色,宗教上有驅魔、避邪含意,每吹起宏亮威嚴的號角聲,便知媽祖已到來,在國家文化記憶庫中記載,相傳北港「威震團」哨角隊成立於康熙33年(1694年),與朝天宮創廟同年,是北港媽祖出巡開路護駕的重要陣頭,隊名據傳是由一名秀才起名,有「如天雷之震」之意。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指出,哨角隊因為成員逐漸老化,年輕人也很少接觸哨角陣頭,為了帶動地方更多年輕人能傳承,基金會透過北港朝天宮大力支持,推動「哨角2.0」計畫,未來也將邀請北港高中、建國國中、北港農工的學生來到師範大學學習,為哨角隊創造新的機會。台師大教授葉樹涵指出,為哨角2.0編寫兩首曲目「角迎聖門」具號角恭迎媽祖聖駕之意,另一首信號曲《享于克誠》是取自日治時代總督給朝天宮的贈匾,象徵北港媽祖文化世代承襲之意,期待這兩首國內少有透過專業編曲的哨角樂曲,帶給大家耳目一新之感。師範大學哨角隊也將在4月16日早上9點跟下午2點,在北港朝天宮進行哨角演出,歡迎鄉親一起來看感動人心的哨角表演。
2025.04.15
more
2025.03.13
more
2025.03.13
more
2025.03.12
more
2025.03.12
more
2025.03.12
more
2025.03.12
more
2025.03.12
more
2025.03.11
more
2025.03.11
more
2025.03.11
more
2025.03.10
more
2025.03.10
more
2025.03.10
more
2025.03.09
more
2025.03.09
more
2025.03.08
more
2025.03.08
more
2025.03.08
more
2025.03.08
more
2025.03.08
more
2025.03.0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