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青農返鄉務農 接手家中牛蒡田

2022.04.06 記者 王可萱 報導
字級設定:

麥寮因為氣候跟土質適合種植牛蒡,過去是曾經有人大面積的契作來外銷日本,現在雖然種的人減少,不過還是有一位原本在科技業上班的青年廖家祥回來接家中的牛蒡田,希望可以吼更多人來認識這項作物。

▲牛蒡的採收依賴人工,機器開土之後需要人力來割拔 / 記者 王可萱  攝


麥寮因為天氣跟土質適合牛蒡生長,早期是有人大面積的種植這項作物來外銷日本,現在雖然因為國際市場的改變,地方上種牛蒡的人減少,不過還是有一位原本在科技業上班的青年廖家祥,回來接家裡的牛蒡田。

第一代種牛蒡的老農民廖永富,過去跟農民契作的面積最多有超過50甲,麥寮的牛蒡品質是比其他地方好很多。

▲黑白兩種不同品種的牛蒡 / 記者 王可萱 攝

牛蒡是很好的食材,不過台灣人較少買來料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它還有分不同的品種。

說到麥寮第一會讓人想到海產、美生菜、蒜頭等產物,期待在年輕一代的努力之下,牛蒡可以讓更多人來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