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過後正是麻竹筍的盛產季,為了推廣食農教育當中「食當季、用在地」的理念,自食農教育法正式通過後,立委蔡培慧特別向農委會爭取120萬的經費,在竹山鎮辦理50場的食農教育課程,這次來到竹山社區學習製作竹筒飯,讓社區長輩都可以利用在地食材展現好手藝,也讓在地社區的長輩與孩子們都可以理解、體驗食農教育的意義。

▲食當季用在地!竹山社區製作竹筒飯/記者徐旻鈺 攝
立委蔡培慧表示,竹筍是竹山最知名的在地美食,本次一起跟大家製作竹筒飯、醬筍,展現各家口味與特色,食農教育就是要讓大家與每天吃的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產生更多連結!而當我們對食物的來源與脈絡更理解,對於農業發展、自然環境、社會文化,自然有更好的互動,未來也將在南投市、埔里鎮、名間鄉陸續展開系列活動。

▲竹筍是竹山的三寶之一,趁著產季讓社區長輩學習不同的料理方式/記者徐旻鈺 攝
竹山鎮長陳東睦表示,竹筍是竹山的三寶之一,趁著產季讓社區長輩學習不同的料理方式,相當感謝立委蔡培慧,這項活動有幾個不同的功能,了解食物的來源及生產環境,向長輩宣導正確健康飲食,讓各社區互相交流,推廣均衡飲食,營造低碳友善環境,推動社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