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患者 感染帶狀疱疹風險高!

2023.07.24 記者 楊宗桓 報導
字級設定:

有一名48歲的謝姓婦人,因為懷孕發現蛋白尿,之後腎衰竭接受血液透析,並在2014年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不過在2020年自覺臉部抽痛,輾轉到台中榮總,第一時間,診斷為帶狀皰疹,安排住院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控制病情出院,追蹤8年移植腎運作功能仍十分良好。

醫師仔細看著患者臉部,確認治療後恢復狀況良好。有一名48歲的謝姓婦人,因為懷孕發現蛋白尿,之後腎衰竭接受血液透析,並在2014年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不過在2020年自覺臉部抽痛,醫師在第一時間,診斷為帶狀皰疹,安排住院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醫師表示,帶狀泡疹俗稱「皮蛇」,是因曾感染過水痘病毒,痊癒後病毒潛伏在體內,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再度活化增殖,而根據研究,在器官移植患者中,因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帶狀皰疹的罹病風險達9.19倍。

醫師提醒,器官移植病人如有發現自身有不明原因發生的皮膚水泡,合併神經疼痛或顏面視神經疼痛時,應立即與醫師連絡,儘早投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免併發後遺症。

▲器官移植患者中,帶狀皰疹的罹病風險達9.19倍/記者 楊宗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