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天然方式栽培 石壁陳安獎一家4代傳承「段木香菇」

2025.05.17 記者 王可萱 報導
字級設定:

古坑草嶺石壁因為氣候跟天然資源的關係,早期有很多人將菇種在鋸成一段一段的木頭裡,生產「段木香菇」,但這傳統因為農業技術的改變,漸漸消失,山上的主要經濟作物,也從香菇改為咖啡、茶等農產,不過菇農陳安獎一家人,卻是堅持天然農法,將這個技術一代一代傳承,到現在已經第4代,新一代雖然是20多歲的年輕人,但是從家族的堅持,看到農業的未來,透過鏡頭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菇農陳安獎一家人,卻是堅持天然農法,將這個技術一代一代傳承,到現在已經第4代  / 記者 王可萱 攝

青年陳銘臨在爸爸陳安獎的指導之下,正在學習如何在木頭上鑽孔種菇,他們一家主要在草嶺石壁,從事種「段木香菇」的事業,用木頭種菇,其實是高山地區的一個傳統產業,但後來因為農業科技發展,技術漸漸流失,陳安獎他們是認為,這種種法是最符合菇天然生長的方式,所以將種植技術一代一代流傳,到現在將要傳到第4代。

陳安獎的太太吳如瀅進一步說明,這「段木香菇」特別之處在於,它的養分完全來自木頭本身,所以他們在選材上相當講就,照顧方面也非常用心,投入很多功夫,想盡辦法要來種出對環境友善,又高品質的農產品。

他們兩夫妻的兒子陳銘臨今年才大學一年級,是嘉義大學農場經營管理系公費班的學生,雖然年輕,但對農業充滿興趣,非常看好這個產業,未來的可能性,所以很積極學習,也已經下定決心從農,接手家裡的菇園。

▲青年陳銘臨在爸爸陳安獎的指導之下,正在學習如何在木頭上鑽孔種菇 / 記者 王可萱 攝


傳承是現代農業面臨的其中一個考驗,陳安獎一傢人,不只讓人看到他們在傳承農法上的堅持,也讓人來看到他們用信念與家提庭環境,培養出來的新一代農家子弟,對農業充滿信心的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