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年度文化盛事《2025神工傳藝-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特展》於8月1日盛大開幕,以「傳形不息」為主題,集結全縣21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及團體,展出近80件涵蓋16項傳統工藝的精湛作品。開幕式上,縣府特別為新登錄的三位保存者授證,包括風箏製作藝師侯順政、粧佛工藝家蔡炯容及大木作技術保存者林山田,展現出雲林文化薪火的永續傳承。展覽活動將舉辦至8/13日,邀請民眾踴躍前來欣賞。

▲雲林縣《2025神工傳藝-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特展》展出近80件涵蓋16項傳統工藝的精湛作品,在今年更是有3位藝師,新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及保存技術保存者/記者 江儀 攝
《2025神工傳藝-雲林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特展》,在8/1日雲林縣文化觀光處一樓展覽館隆重登場,除了邀請縣內21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與保存團體參與,展出將近80件作品,在今年更是有3位藝師,新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及保存技術保存者,縣長張麗善也來正式頒證。
雲林縣文觀處表示,到目前為止雲林縣已完成登錄民俗、傳統工藝、表演藝術等44件無形文化資產及保存技術,這次展出涵蓋16項工藝類別的近80件精選作品,每一件作品背後,不僅是技術的表現,更是一段時代記憶與文化情感的延伸。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永鍀表示,各項工藝技術呈現與宗教信仰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希望政府能夠全力支持,讓這些技術能夠被傳承並保存。
2025神工傳藝,每一件展品都展現出著雲林工藝師的智慧與對土地記憶。展期從8月1日至8月13日止,誠摯邀請各界走進雲林文觀處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