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口湖牽水狀文化祭,在2日下午來到祭典最高潮,不只是有盛大的追思會,在現場還有放著數千個的水狀,當中儀式來到「排車藏(狀)、起車藏(狀)、牽車藏(狀)」等傳統科儀來超度亡靈轉世,不只是希望先民能接受超度,也展現尊重生命的精神,透過鏡頭一起來了解這延續180年的傳統文化「口湖牽水藏(狀)」。

▲「起車藏(狀)」、「牽車藏(狀)」儀式由道士引導,象徵引領水魂到道壇接受超渡和普施。/記者 陳佳昇 攝。
每年農曆6月8日的「排車藏(狀)」、「起車藏(狀)」、「牽車藏(狀)」、「倒車藏(狀)」及「謝壇」等系列科儀,主要是引導因水難而離世的水魂接受普施及超渡。儀式中使用的「水車藏(狀)」是呈給水官大帝的奏疏,用以陳述亡靈枉死的苦情,祈求幫助亡靈早日轉世。
為期兩天的口湖牽水藏(狀)文化祭,在2日下午進入祭典的最高潮,在金湖萬善爺廟前不只是有莊嚴盛大的普渡法會,口湖牽水藏(狀)祭典的重點,起車藏(狀)跟牽車藏(狀),更是只有在口湖跟四湖地區才能看到的無形文化資產。

▲儀式中使用的「水車藏(狀)」是呈給水官大帝的奏疏,用以陳述亡靈枉死的苦情,祈求幫助亡靈早日轉世。/記者 陳佳昇 攝。
在整個牽水藏(狀)儀式中,起車藏(狀)是最特別的,信徒會繞著水藏(狀)走,超渡先民就會來感應,並前往大殿向萬善爺稟報,被上身的信眾更是充滿力氣,需要很多人才能控制住,更是為口湖牽水藏(狀)增添幾分神秘的色彩。
口湖牽水藏(狀)是國家重要民俗,也是雲林縣口湖、四湖鄉才能看到的神秘祭儀,歡迎對宗教文化有興趣的朋友明天一起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