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順安宮是鎮上重要的信仰中心,早期因為廟的關係,周邊非常熱鬧,是斗南很早就形成的商圈之一,但因為發展的早,大部分的店家門面長年沒改變,現在看起來整體讓人感覺較老舊,所以一間位於街道頭,專門賣老酒的的店家,今年是透過雲林縣政府「商圈店家特色發展計畫」,帶頭進行門面改造,希望動商圈發展。

▲店家門面改造前 / 記者 王可萱 攝

▲店家門面融入特色改造後 / 記者 王可萱 攝
詳細說明店面改造的細節,這間是位於斗南「菜脯媽」順安宮商圈內的一間以骨董酒為特色的店家,原本的店面跟一般菸酒行沒兩樣,老闆娘羅紫軒也是斗南形象商圈的理事長,為帶動整體商圈的發展,她是申請雲林縣政府的「商圈店家特色發展計畫」,透重新設計門面來凸顯這間店的特色,也藉此來刺激「菜脯媽」周邊的業者跟進,進一步帶動人潮,讓這個區域再次興旺。
雲林縣建設處長廖正彥這天來到店家看成果,說明這個計畫的進行除了縣府,也包括專家學者,店家的特色外,改造的設計也融入斗南木藝的文化,希望從店面開始,提升整體商圈的形象。

▲建設處說明,113年度共有16業者參與雲林縣「商圈店家特色發展計畫」,目前已有11店家完成改造 / 記者 王可萱 攝
建設處說明,除了斗南這間骨董酒行,全雲林縣各商圈去年度總共有16個業者參與「商圈店家特色發展計畫」,目前已經有11個店面完成改造,透過改變門面來提高店家的競爭力,就是希望吸引更多遊客來雲林,促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