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內鄉農民早期為了灌溉農田,都會利用竹子編製成籠子笱,引濁水溪水灌溉,但隨著現在水利設施越來越完善,這項文化是漸漸消失,為了讓更多人體驗早期民眾搶水的辛苦,林內鄉一間食農教育農場特別與農村水保署合作,在9/12、13號舉辦搶水節活動,在這兩天時間共有超過20組隊伍參賽,重現百年前在地獨特的搶水文化。
參賽選手拿著籠子苟向前衝,比拚誰的速度較快,就算在中間不小心跌倒、吃水大家仍然是堅持走向終點。雖然大部分參賽者都是第一次來體驗林內在地搶水文化,但卻都感到非常有趣。

▲林內鄉一間食農教育農場與農村水保署合作,舉辦林內搶水節活動安排趣味競賽,重現在地特色搶水文化。/記者 江儀 攝
林內鄉搶水節活動在9/12、13號登場,兩天的活動,除了有小農市集以及在地芋頭料理品嘗,更是吸引在地國中小、高中以及民眾共20組隊伍報名,透過趣味競賽來體驗早期民眾搶水的辛苦。
活動舉辦者林建安表示,林內鄉鄉親早期為了要灌溉農田,就會將編制好的籠子苟放入溪水中,才能夠將水給導入,但隨著現在水利設施越來越完善,這項文化是漸漸消失,為此也希望透過此次的搶水節趣味競賽,來重現在地特色的搶水文化。
期待透過搶水節的趣味體驗,讓更多人感受到先人搶水灌溉的艱辛與智慧,也讓這項在地文化能夠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