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菜頭刨成絲,放進大鍋子裡面翻炒,手工製作菜頭粿過程是非常費工,80年次的陳燕儒每天早上汗如雨下,從備料到製作都一手包辦。陳燕儒一個人創業,到現在五年了生意越來越穩定,除了原味以外,還利用三股的蝦米製作蝦子的口味,購買不只是可以用物流配送的方式,住在臺南的市民還可以上社群網站來預訂,外送車就會到定點讓大家來取貨。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減少到市場或超市人群聚集的地方,陳燕儒原本外送車的生意也因此增加了不少。前一天在網路平台下單,隔天陳燕儒就會開車將當天現做的蘿蔔糕送到定點,老顧客都一一在現場排隊等候,期待拿到一塊又一塊全手工製作的蘿蔔糕。
在疫情期間大家的消費習慣改變,為了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有很多業者都有提供外送的服務,陳燕儒也設置一個箱子讓客人自己投錢進去,並且請顧客排隊的時候保持社交距離,每一個人都一定要掃描實聯制的QRCode,桌上也放一罐酒精讓大家消毒,落實完善的防疫措施。
而這樣的販售模式,其實早就存在我們生活當中,這天記者來到西港,可以看到發財車開進村莊裡,居民不用到市場就可以採買魚貨,非常方便,車裡有各式各樣的海鮮,老闆娘刮魚鱗或是處理魚,手腳非常俐落,很多客人都已經跟他買3、40年了。而來到柳營大腳腿也可以看到一台菜車停在大廟前面,老闆用大聲公向里民報告菜車已經來到大農里了,菜車裡面各式各樣的食材都有,不論是乾料、菜、魚還是肉,應有盡有,只要想得到的食材,菜車裡面都有,居民不用到市場就可以採買需要的東西,對於偏僻地區的民眾來說,傳統菜車就是他們最便利、也避免人群群聚的購物管道。
多年來老闆每天開著菜車在不同村莊的定點停留,方便住在比較偏遠的長輩就近採買食材,民眾如果在菜車裡面找不到想買的東西,還可以提前一天跟老闆吩咐,隔天老闆就會特別準備。現在傳統的菜車已經很少看到了,要到比較鄉下的地方才有,不過其實在防疫期間,因為有很多確診者的案例都去過市場,民眾都不敢去,所以菜車也成為另外一種防疫的方式,不用到市場人擠人,減少被病毒傳染的風險。
天氣炎熱吃一碗古早味剉冰特別消暑,可是受到這波疫情的影響,固定攤位業者的生意不是很好,實際到村落的攤販來看,雖然鄉下地方長輩很多,不過鄉親都有遵照政府防疫的規定將口罩戴好,老闆也規定不能在現場品嘗只能帶回家吃,大家同心一起努力做好防疫的工作,對抗嚴重的疫情。
除了大型店家實施實聯制,其實現在有很多攤商都有自己製作QRCode提供民眾使用,而攤子前面也用一塊透明的塑膠布擋住,業者表示這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不論是食品業者推出的外送車、或是傳統村落裡的菜車,疫情期間改變日常模式,不但減少大家群聚的機會也降低病毒傳染的風險,希望大家都可以遵守防疫的規範,讓疫情早日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