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國內首起疑似非洲豬瘟病例,農業部宣布22日啟動全國5天禁運禁宰相關等相關防疫措施,雲林縣政府23日召開「非洲豬瘟緊急應變會議」,指揮官張麗善縣長宣布啟動3000萬元防疫專案,要求各局處跨局合作,落實清消、移動管制、溯源及化製廠強化等措施,全力防堵疫情入侵。同日,也會同各鄉公所及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吳英吉、縣府各局處長,共同研商防疫作業與現況,並請各鄉公所自發性加強消毒,有任何異常情況須第一時間通報縣府。
張麗善表示,中央實施移動控管後,養豬隻最長恐15天無法出貨,將衝擊肉豬市場。她指示農業處與肉品市場預先做好準備,盤點屠宰、冷凍與運儲能量,避免禁令解除後市場量能不足影響豬農權益,並向中央爭取價格平衡與補助方案,穩定供需。
張縣長強調,目前雲林尚無疫情,但作為全國養豬重鎮,必須採取最高標準防疫。縣府啟動農發基金3000萬元作為防疫、清消及應變經費,並指示相關單位持續向中央爭取資源,確保防疫不間斷。
防疫所指出,目前雲林以北進入雲林的化製車輛將全面管控,化製車為高風險感染源,須行駛台61線並於指定地點定點消毒;縣內三所化製廠進場車輛則進行二次消毒。防治所、消防局及環保局已盤點設置消毒站地點,確保車輛均完成初步防疫。
農業處說明,縣府備妥充足消毒水,定期發放至縣內1203場養豬場,要求每週清潔消毒並落實督導,也呼籲自發性消毒。
張麗善呼籲中央,加速推動飼料養殖政策,永久禁止廚餘養豬,並要求各鄉鎮市全面管控廚餘,統一由南亞處理,防止廚餘流入其他縣市。她也盼中央協助改善化製廠與堆肥廠設備,兼顧防疫與環保。
▲雲林縣長張麗善宣布啟動農發基金3000萬元作為防疫、清消及應變經費,同時針對進入雲林的化製車進行消毒及路線管控,呼籲各鄉鎮市公所廚餘應由南亞統一處理。圖 雲林新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