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家智能批發市場 盼西螺果菜市場升級再轉型

2021.08.27 記者 丁沛盈 報導
字級設定:

西螺農產品批發市場於民國85年遷入現址營運迄今,場內設備相當老舊,環境極需改善,西螺鎮公所提出升級改造計畫,去年底立委劉建國力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召開地方座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裁示採取專案協助,8月26日由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率隊,邀集四位專家學者,召開現地履勘會議,計畫汰換舊有水銀燈以及瀕危的老舊電線等機電設備,並且打造成「國家級的智能批發市場」,會議討論視修正計畫內容予以補助,改善工程有望在今年執行。

▲西螺果菜市場營運至今將近30年,在這裡有全台三之一蔬果以及超過萬人的人或流通,場內的設備卻相當老舊,造成有場內人員執行工作的困擾,和人身安全的風險,為此,立委劉建國是邀集農糧署以及相關單位,到果菜市場召開現地會勘。/照片由西螺鎮公所提供

  西螺農產品批發市場面積約 9.9 公頃,是全國最大產地蔬果集散中心,交易量占全台三分之一,每日進出人數逾萬人,但場內設備與環境年久老舊,為積極改善環境,轉型發展成為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經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立法委員劉建國、農糧署、農試所、西螺鎮長鄭玲惠召開座談,多方共同努力之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去年底裁示,通盤檢討整體改善計畫,及擬定改善執行計畫後分項辦理,為西螺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帶來曙光。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為實際瞭解西螺果菜市場現況,邀集專家學者包含李嘉猷博士、李宗儒博士、張隆益博士、蔡英修技術專家,召開環境整修工程計畫現勘,許多設備因年久老舊損壞,尤其老舊水銀燈光線不足,蔬果的演色性不佳,再加上長年使用的電線及機電設備,造成場內環境安全疑慮,透過現勘,實地瞭解攤販、工作者機電線路實際的需求以及現況,經會議討論後將視修正計畫內容予以補助,擬於今年辦理改善工程,「交易場照明改善工程」及「總電錶及附屬設備、交易場線路及分電錶改善工程」,農糧署將全力支持協助。

▲針對西螺果菜市場的升級計畫,在去年底由立委劉建國力邀農委會以及相關單位召開地方座談,經過多方共同努力之下,目前農委會將會通盤檢討整體改善計畫,及擬定改善執行計畫後分項辦理,而這次會勘將會先針對舊有照明電路等等設備進行改善。/照片由西螺鎮公所提供

  立法委員劉建國表示,雲林是農業大縣,西螺果菜批發市場是全國最大產地蔬果集散中心,其未來發展對於在地產業相當關鍵,短期目標將優先改善西螺果菜批發市場舊有設施、重新建構市場內之機電設備及照明系統,打造並定位成「國家級智能批發市場示範場」,期盼透過升級轉型,逐步發展成為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發揮產業群聚效益,進而帶動周邊產業升級,提升西螺農產發展定位,創造就業機會。

  西螺鎮長鄭玲惠強調,現有交易場內採光嚴重不足,老舊電線也已使用數十年,舊有水銀燈不僅光線微弱,近1500座水銀燈衍生熱能更造成場區悶熱,攤商也無奈「菜凋萎去,人也萎去」,老舊電線及機電設備急需汰換更新,除了改善悶熱情況,也希望讓場內不再「青筍筍」,保障場內工作者安全,公所也積極爭取逐步從照明、空調、機電設備以及道路安全進行改善。此外,西螺果菜市場也領先全國批發市場於 106 年完成屋頂太陽能的租賃,因應國家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改善屋頂過熱情況,並將收益回饋在地,承先啟後,希望透過改善工程,邁向「國家級智能批發市場」,走向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