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仁愛鄉賽德克巴蘭社族人,舉辦返根祭祖,帶領族人重回現今仁愛鄉高峰地區的祖居地,以傳統儀式祭拜祖先,同時也帶領族人前往祖居地,了解早期族人在當地的聚落遺跡。希望族人牢記,自己的根在何處,也不忘傳承族群文化精神。▲仁愛鄉中原部落居民,返回祖居地舉辦返根祭祖活動,向祖靈秉告、祈福。/記者 王昭聖 攝▲祭儀進行前,族人依循傳統施放狼煙。/記者 王昭聖 攝祭祖儀式前,族人依照傳統,撒鹽、擺設樹枝,劃設出祭場範圍,以示對傳統祭儀的尊重。社區理事長代表,向祖靈秉告,族人回到祖居地祭祖,祈求祖靈庇佑後代子孫。▲活動中帶領族人重回祖居地探訪,即現今仁愛鄉高峰地區。/記者 王昭聖 攝▲祖居地仍依稀可見,當初傳統屋遺留的石板堆疊成的外牆。/記者 王昭聖 攝隨後帶領所有族人,前往早期的巴蘭社聚落,高大的林木中,除了殘存石片堆疊的遺跡,大部分只能見到早期半穴居遺留的坑穴。原居於現今霧社萬大水庫周遭,共有三個主要聚落的賽德克族大巴蘭社,日據時代,遭日本人強制遷移至現今仁愛鄉中原部落,十餘年來,在公所等相關單位協助,開始每年固定舉辦返根祭祖活動。▲家長告訴孩子,早期祖先所住屋舍的狀況。/記者 王昭聖 攝▲樹林中可見向下挖深的坑穴,即是早期賽德克族巴蘭社族人,居民住半穴屋所留下。/記者 王昭聖 攝▲活動最後,族人一同歌舞歡唱。也展現族群傳統文化。/記者 王昭聖 攝 吟唱傳統賽德克大巴蘭社歌謠,族人於祖居地歡樂歌舞,緬懷先人,也傳達族群文化永續傳承的決心。▲賽德克大巴蘭族人返根祭祖,除了追本溯源,更有族群與文化永續傳承的意義。/記者 王昭聖 攝
2025.07.15
more
2022.05.16
more
2022.05.14
more
2022.05.14
more
2022.05.13
more
2022.05.13
more
2022.05.13
more
2022.05.13
more
2022.05.12
more
2022.05.12
more
2022.05.12
more
2022.05.12
more
2022.05.11
more
2022.05.11
more
2022.05.11
more
2022.05.10
more
2022.05.10
more
2022.05.09
more
2022.05.09
more
2022.05.09
more
2022.05.09
more
2022.05.07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