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為了讓孩子能更加了解家鄉的產業跟保護環境的重要,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副教授曾煥昇帶領團隊,來到口湖鄉崇文國小舉辦一連串的食魚教育活動,並讓學生跟著社區媽媽來開牡蠣,除了希望孩子能更加了解漁民的工作外,也認識自己的家鄉。▲學生照著社區媽媽的指導,要一起來剖開蚵殼。/記者 陳佳昇 攝。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蚵寮村」,先民多以養殖牡蠣為業,至今仍為在地重要經濟物種之一,其中「牡蠣」亦稱之為「蚵」,本次在雲林縣口湖鄉「蚵寮村」的崇文國民小學,以「蚵」為主題,從「講蚵」、「剖蚵」,再到「食蚵」、「用蚵」更具特殊意義。為了讓口湖鄉的孩子能更認識自己家鄉的產業,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副教授曾煥昇老師帶領團隊,來到口湖鄉崇文國小舉辦食魚教育,並針對蚵寮村的產業來為小朋友上課,有孩子說,自己常常跟阿嬤一起剖蚵殼,也有孩子說,自己是頭一次來用,相當有趣。▲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雲林四口-里海漁鄉」持續推動環境永續教育,積極連結在地學校與社區,深化學童對家鄉海洋資源的認識。/記者 陳佳昇 攝。本次課程主要針對蚵寮村的產業「牡蠣」作為主題,除了向小朋友介紹牡蠣生產過程、生態特性跟採收以外,還讓學生跟著社區媽媽來剖蚵,完成後就來享受牡蠣料理,讓大家都能體驗到漁民的工作,也更珍惜每一項食物。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連續三年來到雲林縣沿海來舉辦海洋教育,不只是讓孩子能透過活動來學習課外知識,同時認識家鄉的產業,也促進未來對農漁特產的規劃。透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的食漁教育,不只是讓孩子能體驗到漁民的工作跟辛苦,也能培養永續環境的觀念。
2025.07.16
more